现在上学带便当也会被嘲笑?还是只是因为是亚裔
随着各学校纷纷开学,不少家长又要开始给孩子们准备午餐便当盒。但便当盒如果带的内容“不对”,是在美生活的亚裔孩子们的共同“噩梦”,因为如果带的食物气味较大,且有时看起来“卖相不好”,容易被别的族裔孩子嘲笑或排挤。

无论是连续剧“初来乍到”(Fresh off the boat)第一集的情节,还是2016年国家广播公司新闻网(NBC news)亚美频道制作的“午餐时分”(Voices: Lunch Box Moment)视频,关于亚裔孩子午餐盒的讨论越来越多。“因为我没有花生酱果酱三明治,让我成为局外人”,不少亚裔孩子在网上抱怨,带去学校的午餐盒被同学嘲笑是“蠕虫”、“火龙”甚至“墙纸和地毯”,或者被认为气味太重,不愿同桌用餐。
一些已经成年的亚裔孩子在回想起来时也表示,虽然觉得那些孩子很幼稚,但当初年幼的自己也的确一度受到伤害。
不少家长认为,如今随着亚裔人口越来越多,中餐厅也越来越普遍,尤其在华人聚居区可能不太常见这样的情况了。不过在纽约公立、私立学校都工作过的刘女士表示,即使在华裔学生居多的双语班,她也曾见到过这样的情况,甚至表示“还挺普遍的”。一些可能移民更早几代父母生活已经非常西化的亚裔孩子,也不太认识一些亚洲食物,例如菜包饭、包子什么的都会引起他们的好奇,其中比较淘气的孩子可能便会取笑带这些食物的孩子。
她表示,通常在年幼一点的孩子中比较不明显,尤其一年级以下。她认为老师和学校的引导非常重要,有些学校为了缓解这种情况,会把多元文化的食物放在学校菜单上,一些公立学校每周也会提供饺子或墨西哥饼(taco)。她建议,如果家长发现孩子遭遇这一问题,应该向老师、学校甚至学区反应,达成一致共识对待这个问题,如果学校和班级环境里是支持多元文化的,那么孩子带什么都可被接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