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萧军与萧红
萧军有严重的大男子主义倾向,还有家庭暴力行为。“那个叫S(指萧军)的人,是不断地给她身体上的折磨,像那些没有知识的人一样,要捶打妻子的。”
有一次,朋友们看到萧红的眼睛青肿。萧红掩饰说是自己不小心跌伤,萧军却不屑地说:“干嘛替我隐瞒?是我打的。”

萧军曾有过从军的经历

萧红与萧军在上海的最后合影,1937年
两人在上海的时候,萧红渐渐有了喝酒抽烟的习惯。那时候萧红的“脸色很黄,样子也很憔悴”,以至于旁人以为她有吸鸦片的恶习。
萧红和萧军分手后,与端木蕻良在武汉结婚。婚礼上,胡风提议让新郎新娘谈谈恋爱经过。萧红说:“我对端木蕻良没有什么过高的希求,我只想过正常的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。没有争吵,没有打闹,没有不忠,没有讥笑,有的只是互相谅解、爱护、体贴。
“我深深感到,像我眼前这种状况(指有孕在身)的人,还要什么名分。可是端木却做了牺牲,就这一点我就感到十分满足了。”

萧红与端木蕻良在西安,1938年
然而,端木蕻良也没能给萧红需要的照顾和爱护。婚后不久,两人又要逃难,从武汉逃到重庆。端木拿了唯一一张船票,撇下萧红一个人先走了。
萧红此时已有八个月身孕,大着肚子,凌晨在码头上摔了一跤。她躺在地上,半天起不来。四周无人,她望着天上的星星,感到一种从没有感受过的平静。
后来她跟友人说:“我总是一个人走路,以前在东北,到了上海后去日本,现在的到重庆,都是我自己一个人在走路。我好像命定了要一个人走路似的……”

萧红在西安,1938年
“我要飞,但同时觉得……我会掉下来”
大多数人对萧红的印象是“敏感、软弱、被动”。萧军自己说,他从来没有把萧红当做一个“大人”看,“一直把她作为一个孩子——一个孤苦伶仃、瘦弱多病的孩子来对待的。”
然而,研究萧红的日本专家平石淑子认为,萧红具有非常独立的性格,“总是不顾他人眼光,主动去感受社会”,“周围的人们越是保守,她越是具有反抗精神”。
无论我们认为萧红的命运多么悲剧,可以看到,每一步转折,其实都是她的主动选择。

二萧与友人在上海,1936年
19岁,为了求学,反抗家里给她定下的婚事,不惜离家出走,与家人断绝关系。在那段孤立无援的时期里,她曾在大街上见到自己的亲弟弟。弟弟劝她回家,但是萧红坚决拒绝。
抗战全面爆发之后,救亡图存成了主旋律。萧红因《生死场》成名,身上早就被贴上了“抗战作家”的标签,然而她却主动质疑这个标签,反对作家上战场“体验生活”。
她的理由是,不上战场,也可以体验生活:“我们并没有和生活隔离。比如躲警报,这也是战时生活,不过我们抓不到罢了,即使我们上前线去,被日本兵打死了,如果抓不住,也就写不出来。”

1938年萧红在西安,同年与萧军结束了6年的关系
萧军打算投笔从戎,萧红坚决要写作,两人终于分道扬镳。萧军本来和她约定“分手以后,万一我不死,我们还有再见的一天,那时候如果你没有别人,我也没有别人,如果双方同意,我们还可以共同生活下去。”
私下里,萧军对自己的朋友说,萧红不是合格的妻子,但他“决不率先抛弃她”。于是萧红承担了提分手的责任,要和他“永远诀别”。
萧军还想挽留她,提议等孩子出生后再分开,如果萧红不想养育这个孩子,可以他来养。但是萧红没有回应。
朋友们都反对萧红和端木蕻良在一起。在旁人眼里,萧军萧红的组合,是抗战文学的一个精神代表。端木蕻良,则是反面的小资倾向的代名词。

当时,朋友们都反对萧红和端木蕻良在一起
骆宾基曾问萧红:“你离开萧军,朋友们是不反对的。可是你不能独立地生活吗?”萧红反问道:“我为什么要独立生活呢?因为我是女人么?”
“萧红短暂的一生都是与‘保护者’一同度过的……她知道在那个时代,女性想要一个人走下去几乎是不可能的,所以才主动选择合适的‘保护者’。她实际上想让他们为自己走上独立的道路遮风挡雨,或者作掩护。”平石淑子说。
“然而现实中他们都将萧红视为弱者,对她像对待孩子一般……她一生想要切断的就是‘保护’者与‘被保护’者之间产生的绝对权力关系,或者说,男女之间默默滋生的权力结构。然而,社会还远没有进步到这一步,连解决问题的契机都未出现,她就去世了。”


话剧导演田沁鑫
我跟萧红的缘分开始得很早。八十年代中期,有过一次萧红热,出了很多萧红的书。张爱玲是后来才热的,之前是萧红。
那会儿我上中专,十几岁,喜欢文学,经常坐公交车去朝阳门,那里有一个人民出版社的书店。我读到她的第一本书是《呼兰河传》。
我还记得看她的散文集,知道萧红和萧军谈恋爱,书里都有图片。

两萧谈恋爱,1932年
她的散文写得有意思,很生动。有一篇是她描写自己的饥饿,那时候她和萧军在一起,两个人很穷,萧军在画电影海报,也教一些学生,但是挣不到什么钱,买不起吃的东西。她饿到说,桌子腿要是能吃,她就把桌子腿吃掉,等等。
她喝一些放了盐的水,这样能补充一些体力。她住的楼道里面,邻居家门口有送牛奶的,她就很想去偷那个牛奶喝。萧军有的时候难得带回来一点吃的,比如一个列巴,结果他只顾自己吃,吃到都快没有了,突然想起来说,哎呀你还没有吃。

哈尔滨商市街25号,萧红、萧军住过的小屋
我觉得她写的东西真的是特别实在。这个人不炫技,文风非常朴拙。就像一笔一笔素描一样,画到了房间的每一个部分。
一般我们写东西,不知道为什么落笔的时候常常会虚荣,想拔高自己,或者是啰嗦,很难如此准确地来描述。萧红在这一点上,真的是很干净的一个人,毫无杂念。我觉得她就不是凡间的一个浊物,是一个有灵性的小天才。

田沁鑫眼里,“萧红是很干净的一个人”